(1)建立健全包保责任体系。成立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任双组长的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防汛包保责任清单》,建立“领导班子包片区、机关干部包村社、村社干部包户到人”三级包保责任制。班子成员带头下沉一线,对辖区内山洪危险区、地质灾害监测点等重点区域实行“一对一”包保,签订防汛责任书13份,逐点明确责任人、监测人、联系人,确保责任链条环环相扣、无缝衔接。
(2)抓实隐患排查整治闭环。主要领导带队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建立“排查—交办—整改—验收”闭环管理机制。截至目前,排查隐患8件,实行“挂牌督办”,限期销号清零。同步建立“日巡查、周调度”制度,包保干部和村社干部每日深入责任区域巡查,街道定期召开防汛推进会,及时研判风险、协调解决问题,确保隐患动态清零、风险可控。
(3)强化应急保障能力。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和专人值班制度,确保信息传递“零延误”。整合包保力量组建11支应急抢险队伍,开展防汛应急演练,重点围绕人员转移、堤坝抢险等科目实战实训,提升快速响应能力。储备各类防汛防灾应急物300件,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