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康定市第三届人大第二次会议文件)
2023-03-16 02:47:51
来源:
康定市人民政府
阅读数:
3347次
字号:
收藏
打印
分享:
分享到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温馨提示:
请完成个人中心登录后进行相关操作


康定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文件之一

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1月7日在康定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康定市人民政府市长 王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2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我们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州市党代会精神,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紧扣州委“一二三四五”总体工作格局、市委“一二四八”总体工作思路,特别是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新冠疫情影响、“9·5”泸定地震、极端天气叠加等不利因素,我们知重负重、勇毅前行,基本稳住了经济大盘。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2亿元,同比下降1.5%;完成工业增加值46.64亿元,同比增长3%;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亿元,同比下降14.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25亿元,同比下降2.3%;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2亿元,同比增长1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455元,同比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32元,同比增长7.5%。

这一年,我们同舟共济,奋力书写生命至上的“抗疫答卷”。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防控机制科学严密。调整充实“1+1+13+15”工作专班体系,形成环环相扣、无缝衔接、高效运转的指挥机制。落实包保责任,实行“街长制+区块化”管理,以“红袖套”炸街模式,全域全时空督导管理。防控措施管用有力。入康卡点24小时坚守查验,553名核酸采样人员坚守一线,24小时提供核酸检测服务;为老年人开通疫苗接种“绿色通道”,11个疫苗接种点和3支巡回接种队,全方位提供接种服务,累计接种疫苗34.77万剂次;制定疫情防控扁平化作战图,打赢“8·12”等多轮疫情攻坚战,实现疫情“零扩散、零外溢”,守住了“入州东大门”。防控保障充足高效。累计投入防疫资金1.35亿元,在全州率先投用方舱医院和方舱隔离点,动态储备满足60天满负荷运转防控防护物资。32名市级领导、53个市直部门、470余名干部职工常态化下沉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优化调整“二十条”“新十条”,第一时间将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满足群众就医购药需求,做足重症救治准备,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这一年,我们转型突破,奋力书写绿色崛起的“发展答卷”。强化政策护航、要素支撑,立足资源禀赋,加快构建“特色文旅引领、绿色工业支撑、现代高原农业夯基”的产业体系。特色文旅产业提振复苏。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木格措国家级5A景区创建工作加速推动。跑马山景区经营权及价值1.54亿元资产收归国有,专项债券资金4亿元申请成功,跑马山山城、景城一体化建设高位推进;木格措、木雅圣地景区加速提档,“绿石游牧花海”度假村对外开放,离垢悦谷、二道桥温泉度假酒店、“吉布甲”星级汽车露营地等项目有序推进,鱼子西等网红打卡点持续火爆;高质量举办“四月八”转山会活动;在全州率先开展文旅市场清风行动,旅游环境不断优化。新增国家级传统村落4个,木雅锅庄、鱼通刺绣成功申报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色龙村被评为第二批天府旅游名村,康定成功跻身中国旅游百强县(市)。全年接待游客950.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1.3亿元。农牧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以大渡河、立曲河流域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为抓手,万亩高原有机青稞园区、万亩高原有机茶园区开工建设,高原有机水果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州级现代农业园区。牦牛乳制品产业园开工奠基,牦牛肉精深加工基地全面建成,牦牛文化主题公园建设有序推进。“中央大厨房”项目加速建设。全年认定省级龙头企业4家、新型经营主体10家。全面推进田长制,启动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试点,续建高标准农田3950亩,粮食作物产量1.69万吨,牢牢守住了粮食安全底线。绿色工业发展转型升级。完成清洁能源资源普查并纳入全省规划“总盘子”;积极争取参与州“路光互汇”工程,12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电站纳入试点;全面启动立曲河金顶、塔坑水电站实物指标调查和雅砻江孟底沟水电站移民安置工作,楞古水电站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全市水电产值达61.3亿元。完成康定河流域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石膏、大理石产销基地建设有序推进,甲基卡锂辉矿产值超12亿、较去年翻两番,绿色锂产业加工集中区建设稳步实施,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不断健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44.94亿元、同比增长3%。

这一年,我们沉心深耕,奋力书写生态宜居的“城乡答卷”。聚焦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城乡品质,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国道318线康定过境段建成通车,川藏铁路康定段、318国道改扩建、康新高速建设加快推进,川藏铁路“站城一体”规划编制和铁路安置工程有序推进。完成康中校道路提升改造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实施安全饮水工程项目9个、乡镇农网改造项目6个,新建5G基站47个、农村公路41.08公里。城镇建设更加高质。扎实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片区规划编制,高质量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工作。向阳街89号等3座机械停车楼建设加快推进,改造老旧小区10个,投运130台新能源出租车。推进“宜居工程”建设,投入1.65亿元,新改建排水管网7.6公里,新增天然气入户1270户、供氧终端17个、地热供暖面积25万平方米。争取1.1亿项目启动资金,高位推动康定河流域防洪综合治理工程。乡村振兴更加有力。创新“三查三督”“三帮三扶”、农户收入“分色预警”工作机制,落实帮扶措施115条,新增监测对象74户290人,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整合资金1.52亿元,实施项目88个,打造示范村8个,全市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3%、公厕覆盖率达90%,农村生活垃圾转运体系实现全覆盖。塔公村成功创建第三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水桥村、舍联村上榜四川省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新都桥镇成功创建首批“省级百强中心镇”,康定荣获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市,被州委州政府推荐为全州唯一争创“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市”的县(市)。灾后重建蹄疾步稳。核定“9·5”泸定地震灾损6.75亿元,完成住房维修加固20户。建立“1+3+N”灾后重建规划体系,规划恢复重建、补短板、巩固提升3类项目170个,纳入省重建规划市本级项目20个,估算总投资1.85亿元。

这一年,我们念兹在兹,奋力书写温暖厚实的“民生答卷”。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市财政投入8314.96万元,同比增长55.34%,民生福祉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障不断夯实。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城镇新增就业922人,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率先在全州推行“一站式”综合柜员制服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3498.85万元,城乡居民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2%、100%、100%,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引进高层次人才20名,颁布实施《康定市妇女儿童十年发展纲要》,完成水电移民安置3931人,追讨欠薪2600余万元。水井、公主桥社区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性退役军人服务站。教育事业不断提质。投入4.19亿元,保障义务教育“三免一补”“三个增长”“两个只增不减”;兑现教育惠民资金4890.85万元,惠及学生6.33万人次。依托杭州、成都对口支援和“组团式帮扶”,高标准建成投用市第二中学,成立杭成班、萧山班,重新填补了近10年来城区无市属高中的空白;南郊幼儿园以及8所村级幼儿园竣工投用,城区3所小学实现午餐供应,为2300余户家庭减负。持续推进“三名工程”,组建名师工作室24个。医疗康养不断普惠。全面达标完成17个镇(乡、街道)卫生院、204个村卫生室提档升级。雅安市人民医院“组团式”结对帮带提升本土人才,全年获评省级基层卫生优秀人才3名、州级“康巴英才”“好医生”“好护士”7名。炉城、榆林养老服务综合体建成投用。市民族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市妇计中心通过二级乙等复审,顺利完成省级健康促进县和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技术评估。

这一年,我们锐意进取,奋力书写勇立潮头的“改革答卷”。始终以改革破难题、增活力、创优势,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改革创新彰显动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国资国企改革加快推进,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全市砂石资源收归国有,开采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土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226.1亩,实现收益9048万元;圆满完成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俄达门巴村荣获2022年四川发展集体经济促进共同富裕十强村称号。开放合作迸发活力。充分发挥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政策优势,萧山区、都江堰市实施援建项目20个,完成投资6607.03万元。举办各类推介活动13场次、线上直播89场次,累计销售农特产品872.9万元。开展“敲门招商”行动,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9个,到位资金10.28亿元。环境优化凝聚合力。全面落实中央、省州稳增长政策措施,减税降费4.36亿元。在全州率先开发政务服务自助终端服务平台,建成省级试点“三化”便民服务中心5个,赋予镇(乡、街道)县级行政权力179项,“一次办”事项占比达100%,市场主体达13716户,同比增长15.45%。“数字康定”持续发力。加快编制《康定市“数字康定”“十四五”规划》,在全州率先投用“榆智汇”数智基层治理平台,启用“康钉”数字办公一体化协同平台、“石榴籽”数字化平台,建成智慧小区24个,数据开放共享居全州首位。

这一年,我们标本兼治,奋力书写绿水青山的“生态答卷”。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持续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成功创建第二批省级生态县。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落实林草长制、河湖长制、田长制工作机制,执行长江流域十年禁渔计划,巡河7681次、巡林4292次,饮用水水质达标率达92.5%,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抓好生态综合治理。开展小水电清理整治等专项行动8轮,清理退出小水电10家、保护地内矿业权16宗,完成矿山生态修复6宗;全面实施“全域无垃圾”行动,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累计完成38个行政村2328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改销号环保督察反馈问题167个,整改率达90%。推动生态价值实现。编制《康定市林草碳汇项目试点方案》,完成全市林草碳汇资源和森林碳储量普查工作,建立康定市林业碳汇资源库,成功纳入全省第一批林草碳汇项目开发试点市。

这一年,我们居安思危,奋力书写团结共治的“和谐答卷”。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把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平安建设有力有效。全力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市,“八五”普法高位推进,“四项治理”成效显著,开展宣教活动200余场次,化解矛盾纠纷135件、化解率达100%,实现命案“零发案”,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安全生产可防可控。严格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制定“三大责任清单”,出台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等规定,创新建立水电企业安全监管“两查一评估一报告一培训”机制,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实行最严格的森林草原防灭火管控措施,举行灭火技能大比武活动,守住了不发生重大人为森林草原火灾、不发生重大人员伤亡两条底线。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四个最严”等要求,全年未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民族宗教和睦和顺。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实现首次联谊全覆盖;争取各类少数民族发展资金990万元,实施惠寺利僧项目5个;举办第七期“五二三”学教活动常态化研讨会;建立镇(乡、街道)寺管所17个,全年未发生负面舆情和涉稳事件。

这一年,我们砥节砺行,奋力书写务实担当的“作风答卷”。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贯穿政府自身建设全过程,忠诚、法治、高效、廉洁政府建设持续深化。忠诚政府建设更加坚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央和省州决策部署在康定落地落实并大见成效。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提速。“1+5”政府法律顾问体系逐步健全,党政主要负责人年终述法见行见效,修订完善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实施细则等6项制度,政府系统集中学法21次,整改专项审计、巡察反馈问题81个。高效政府建设再上台阶。开展“一网通办”攻坚行动,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在线办理率达97.99%,实行重点事项清单制落实制度,实施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全面排查工程建设重点项目115个,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8件、政协委员提案20件,办复率100%,企业和群众办事满意度明显提升。廉洁政府底色更加鲜明。以作风建设年·“清风2022”六大专项整治活动为抓手,严厉查处各类违纪违法行为,党纪政务处分109人,移送司法机关4人,收缴违纪违法资金699万余元。推进审计、巡察等监督力量形成合力,审计监督查出各类问题171个,核减投资额1440万元;全覆盖开展政府系统财务专项检查,清查整改各类问题87个。深化节约机关建设,“三公”经费同比减少56.13%。

与此同时,工青妇、残疾人、人防、保密、档案、外事侨台、红十字会、工商联等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在应对挑战中劈波斩浪,在爬坡过坎中克难奋进,以实干不负总书记的嘱托,用实绩兑现对人民的承诺。我们深刻体会到,取得这些成绩,关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归功于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援建地区和帮扶单位的倾情援助,更是凝聚着全市13万情歌儿女团结拼搏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为康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积极贡献的广大干部群众、政法干警、医务人员、教职员工、援康干部、驻康部队、民兵、退役军人、离退休老同志,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康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各位代表!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康定正处于转型升级、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产业融合度不高,优质项目支撑不足,推动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繁重;资源要素约束多,招商引资落地难,优化发展环境任务艰巨繁重;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与群众期盼仍有差距,改善民生任务艰巨繁重;个别干部改革创新能力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差距,自身建设任务艰巨繁重。我们一定正视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让全市人民感知我们的努力、看到康定的变化。

2023年主要工作任务

各位代表,2023年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我们必须抢抓重大战略交汇叠加机遇,在长治久安上突出重点猛发力、在高质量发展上找准路径增优势,锻长板创特色、争进位攀新高,竭力开创康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2023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省州委涉藏工作部署,认真落实州委“一二三四五”总体工作格局、市委“一二四八”总体工作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推动“四化同步”和文旅发展,扎实做好“五项重点工作”,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奋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康定。

综合考虑,202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达127.41亿元,同比增长6%;工业增加值达48亿元,同比增长3%;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同比增长1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8.61亿元,同比增长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7亿元,同比增长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7566元,同比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792元,同比增长7%。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定不移夯实产业支撑,跑出高质量发展“康定速度”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1+1+3”产业发展体系,以特色产业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以打造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围绕“1+1+9”文旅产业规划体系,紧扣“一首情歌七个天堂”,建设“观光摄影、户外运动、滑雪赏雪、温泉康养、露营探星、民宿体验、文化展演”7大文旅产业集群,序时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木格措国家5A旅游景区创建,加快跑马山山城、景城一体建设,启动康定河流域冰雪温泉旅游度假区、贡嘎西坡户外运动与观光体验区建设,支持塔公草原创建3A旅游景区,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建成金汤红色文化基地、“吉布甲”星级汽车露营地、“绿石游牧花海”度假村二期等文旅融合项目,启动波浪坪滑雪场、莲花湖景区建设。高水准举办国际情歌节、“四月八”转山会、“此生必驾318”狂欢活动、“星空营地”围炉音乐会、康巴美食节等节庆活动,协助办好甘孜州贡嘎艺术节,积极争取“绿水青山”国际生态文化旅游节落地康定。全面推进“三带两群一环”旅游民宿与营地集群建设,力争建成运营离垢悦谷、二道桥温泉度假酒店、跑马山柏联野奢度假酒店、嘎尔庄园等高端民宿酒店。推动甘孜州非遗博物馆开工建设,支持塔公镇创建天府旅游名镇、王母村创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力争全年接待游客1100万人次,同比增长15.7%,实现旅游总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15.8%。大力推动农牧产业集群建设。围绕“1+4+1”农牧产业规划体系,集中力量高规格打造“四园区一厨房”产业项目。以“三个有机万亩园区”为载体,持续抓好大渡河、立曲河流域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以“牦牛乳制品产业园”为龙头,推动牧旅融合,建设牦牛文化主题公园、氆氇文创基地,打造国家级牦牛特色产业集群;改(扩)建藏香猪规模养殖场,实现藏香猪养殖标准化、规模化;以“中央大厨房”为平台,保障原料供给和食品安全,扩大农产品产销渠道,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农牧民增收。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化储备粮监管,提质增效特色农业产业基地4.43万亩。推动万亩有机青稞现代农业园区争创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全力打造“有机康定”。大力推动工业绿色升级。围绕“1+4+1”工业规划体系,推动“四基地一集中区”成势见效。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完善《康定市清洁能源发展规划》,力争680万kW可开发光伏及其配套氢氧产业园区纳入省、州规划,积极推动州“路光互汇”工程,力争完成塔公光伏电站120万kW建设;全力推进长河坝100万kW抽水蓄能项目,加快推动金顶、塔坑电站核准,积极推进孟底沟水电站移民安置、楞古电站预可研审查;完成雅拉、榆林片区地热矿权设置,编制地热资源开发规划。大力支持金上—湖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川渝1000kV特高压交流工程项目落地推进。积极推动孔玉“小水电”消纳项目,探索独立供区电网串联消纳利用。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有序推进哲西曲诺卡、麦基坦锂矿资源开发,稳步实施绿色锂产业集中区建设;探索国企参与的市场化利益共享新模式,推动大理石产业从粗放开采向精加工转型;支持捧塔—金汤石膏产业园做大做强、跑马山水泥厂复工复产,有序推动金、铅、锌等矿产资源开发,探索建设“飞地工业园区”。大力推动商贸物流业突破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电商培训基地”建设,建立共配仓,持续加强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推进乡村服务站点规范运营,助力“礼好康定”等品牌“运”出山村,“走”向全国。积极推动新都桥现代商贸物流园区、冷链物流等项目建设。

二、坚定不移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城乡融合“康定样板”

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一体推进、双轮驱动,构建“一城二副六片区”城乡融合发展格局,推动康泸新一体化发展。狠抓基础设施提档。坚持交通先行战略,做好川藏铁路康定段、康新高速、G318改扩建、新都桥至炉霍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服务保障,完成色龙村美丽乡村路、塔公镇过境路、莲花湖旅游公路、跑马山景区公路、S569道路、若吉大桥项目建设。实施大渡河、立曲河、康定河防洪治理工程10公里,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8个,改造农村电网30公里,加快金汤、孔玉、麦崩、前溪独立供区划转。狠抓城镇功能提质。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市更新行动。建成康定宾馆、建西万合城、时代康城等综合体项目,启动阳光熙岸、两岔路片区综合开发项目。继续推进康定河沿线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加快跑马山至木格措骑行道、新城至老城步游道建设,实现城乡过渡地带精致转型。重塑城市肌理,启动燃气、供排水管网普查评估,加快供排水国有化进程,包装实施一批供排水项目,开工建设康定市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切实提升垃圾污水处理能力。深入推进“宜居工程”建设,投入2.07亿元,力争供暖面积达66.8万平方米。植入文化内涵,抓好大街小巷微环境微景观改造,开工建设新市后街文化旅游街区。投用向阳街89号、木格措等停车楼,完成东关菜市场功能提升,改造老旧小区13个,新建公租房191套,治理微环境2465处。实施新都桥镇、塔公镇、孔玉乡等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狠抓乡村振兴提标。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打好产业、就业、金融、消费、资产收益“五张扶持牌”,确保“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实现收入“两个高于”。统筹推进“五大振兴”,盘活农村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投入1.3亿元,建设农村污水治理、垃圾收治、厕所改造等项目44个,新(改)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3001户,持续补齐重点帮扶村基础设施短板,建成莫玉、达杠等8个示范村,争创省级乡村振兴先进乡镇1个、示范村2个,实现乡村振兴省级考核评估综合评价“四连好”。狠抓灾后恢复重建。推动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落地落实,完成38户住房重建,力促S434康定至泸定段、S434雅家梗隧道、X012石棉界至贡嘎山村段道路等新建项目尽早开工,落地实施跑马山景区基础设施等恢复重建类、康定河堤防等补短板类项目,力争阿里布果步游道、城镇管网等巩固提升类项目尽快落地。

三、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接续幸福生活“康定篇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把群众“盼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把政府“干的事”变成群众“满意事”。发展优质教育。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计划,深入巩固控辍保学成果,继续优化调整校点布局,全力将市第二中学打造成为全州教育“新样本”。加快教育数字转型,大力推进标准化考试平台、普通高考考生体检信息化建设。落实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力争全市特级教师达3人,省州级名师6人、骨干教师6人。做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验收准备。夯实医疗基础。深入推进“健康康定2030”行动,投用新都桥镇卫生院高原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基地,启动康定市区域医疗信息化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一期)建设,加快构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共同体,力推华西高原病医学研究中心落户康定。持续加强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工作,全面提升新冠病毒感染救治能力。支持中藏医药事业发展,确保中藏医药服务量保持在基层总医疗服务量的40%以上。落实骨干医生培养计划,设立“基层卫生人才激励基金”,建设高素质卫生技术人才队伍。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完善社会保障。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开展“送岗位下乡”“雨露计划”等活动,支持优秀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等返乡创业。做好欠薪处置工作,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推进全民参保和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执行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制度。优化“一老一小”服务,建成姑咱、新都桥、沙德社工站。实施“智汇情城”进高校活动,引进高层次人才10名。开发公益性岗位288个,新增城镇就业695人以上。子耳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建成全国示范性退役军人服务站,力争成功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城。

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守正创新“康定活力”

同步推进数字赋能、改革赋能、开放赋能,更好对接发展所需、民心所向,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加快重点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推行行政权责清单下放工作。稳慎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全链条、全流程管理开发利用新模式。全面完成国资国企改革,成立文旅投、能投、城投、农投等产业公司,加快组建完成“(1+X)+产业+N”国企架构体系,聚焦主责主业,不断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持续加力尽快完成地热、供排水“民生资源国营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提高财政治理效能。完善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融资机制,加强政府债务限额管理。深入推进“三医”联动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加力“数字康定”。以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设为抓手,高标准编制《康定市“数字康定”“十四五”建设规划》,试点创建“百姓通”“榆智汇”等基层数字智慧平台,拓展“康钉”数字平台应用功能,打造“一键智慧游”“体验式农旅网红路线”等应用场景,新建通信基站28个,建设市大数据中心,推进数字乡村、数字教育、数字医疗、数字招商等系统建设,构建功能齐全、高效实用的数字化管理服务体系。加强开放合作。进一步加强与对口援建地区和帮扶单位交流合作,投入资金5840万元,实施援建项目13个,加快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基地等项目建设进程,打造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全面落实惠企政策,着力招“大”引“强”,力争引进项目10个,到位资金10亿元。

五、坚定不移推进生态建设,探索环境治理“康定经验”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调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完善管理体系。主动融入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布局,引进并推广运用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全面推行林草长制、河湖长制、田长制,高效推动环保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有效衔接,常态化开展“环保体检”。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压紧压实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生态恢复责任,加强环境信息公开,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环境风险预防化解机制。强化保护治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规范矿山企业、砂石料场、建筑工地管理,继续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回头看”、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等专项行动,确保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率达98%以上。执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和森林草原防灭火制度,继续开展全域无垃圾、美丽康定绿化行动,投入5445.5万元,完成40个行政村2271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率及主要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99.7%以上。推动“两山”转化。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力争完成绿化造林3200亩,封山育林、森林抚育3万亩,增强碳汇潜力。完善计量监测体系,编制实施森林经营方案,建立健全碳汇资源开发风险管控机制,积极引入专业碳资产开发企业,加快完成林业碳汇试点。

六、坚定不移守住安全底线,打造和谐善治“康定示范”

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提高风险防控的实战化水平,全方位守住安全底线全力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成果,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强化宗教工作“三支队伍”建设,落实惠寺利僧政策,完成寺庙确权颁证工作。创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个、省级示范单位1个、州级示范单位2个。全力维护社会安定。常态化推动扫黑除恶斗争,深化“四项治理”,坚持把一切事务纳入法治轨道,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大力实施“智慧公安、数据警务”战略,竣工投用市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和应急联动中心。扎实推进“八五”普法,深化“四对接+四调解”工作,高质量通过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验收。全力维护人民安宁。持续巩固深化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成果,扎实推进“两点一哨”建设,做好巡山护林、火源管控、物资储备等工作,坚决守住山看住人管住火。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强化宣传教育,常态化开展防灾避险演练,健全风险预防控制社会共治体系。

七、坚定不移加强自身建设,彰显执政为民“康定担当”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打造敬业专业担当的干部人才队伍,努力建设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忠诚、法治、高效、廉洁政府。始终把对党忠诚刻在心上。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三个务必”的丰富内涵和伟大号召,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把依法行政抓在手上。持续深化各级各部门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法治方法,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民主集中制等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始终把高效服务落在行上。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用好“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不断健全重点事项清单制督办制度,用心用情办好每件民生实事,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始终把廉洁从政扛在肩上。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紧盯公共资源交易、财政资金、民生资金等重点领域,坚决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持续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健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风清明。

各位代表,征程乍起,满目葱茏;潮平海阔,千帆竞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力同心,砥砺奋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情歌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康定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一二三四五”总体工作格局:坚持一条主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打造两区三地:努力打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现代高原特色农牧业基地、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基地;培育四大动能: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品牌引领、全域开放、数字赋能;实施五大战略:全面实施依法治州、生态立州、乡村振兴、交通先行、产业富民战略。

“一二四八”总体工作思路:由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一条主线”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个目标”指建设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委决策部署模范市、建设涉藏地区高质量发展和长治久安先进市;“四篇文章”指发展、稳定、生态、党建;“八项重点任务”指抓好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着力构建康定特色的产业体系、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动能效能、尽力办好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实事、竭力谋求生态保护和生态效益的更大实效、大力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和公民文明素质提升、强力提升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奋力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1+13+15”工作专班体系:1个领导小组、1个应急指挥部、13个工作组、15个工作专班。

二十条:2022年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公布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

新十条:2022年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

中央大厨房:康定市生活物资应急保障中心,蔬菜、水果加工、配送中心。

田长制:为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而建立的以村(社区)为单位的网格化管理机制,由市政府、区(县、市)政府、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分别作为辖区内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一级、二级、三级田长。

“路光互汇”工程:在服务区、边坡等公路沿线合理布局光伏发电设施,与市电等并网发电。

“站城一体”规划:将铁路车站空间与城市开发建设合为一体的开发形式,通过车站空间与城市空间的融合,构建全新的城市空间。

三区三线:“三区”指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三线”指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宜居工程:供暖、供气、供氧、供排水工程。

三查三督:村级自行排查、乡镇内部核查、联系领导抽查和纪委全覆盖督查、行业部门专项督导、市级层面全面督促。

三帮三扶:监测联系人牵头帮、结对干部持续帮、专项部门分类帮和产业扶持、就业扶助、政策扶困。

分色预警:对农户收入进行分色(分段)管理,并加强对红色、橙色、黄色、蓝色人群的分类管理、针对性帮扶,防止整乡整村规模性返贫。

“1+3+N”灾后重建规划体系:1个总体规划,按照项目实施轻重缓急分为恢复重建、补短板、巩固提升3类规划,N个专项实施方案

三免一补: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免费提供作业本和对贫困寄宿学生进行生活补助。

三个增长: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保证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两个只增不减: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

三名工程:指名校、名校长、名教师。

“放管服”改革:就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创新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

“三化”便民服务中心:是指打造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便民服务中心。

“八五”普法: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

四项治理:命案治理、缉枪治爆、血亲仇杀、净土工程。

三大责任清单:属地管理责任清单、行业监管责任清单、企业主体责任清单。

两查一评估一报告一培训:“两查”指企业自查和联合督查;“一评估”指安全评估;“一报告”指整改报告;“一培训”指安全培训。

四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五二三”学教活动:指五热爱两遵守三负责,“五热爱”指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民族团结、热爱人民、热爱佛教;“两遵守”指遵守法律和遵守戒律;“三负责”指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佛教负责。

“1+5”政府法律顾问体系:“1”指由市司法局统筹管理;“5”指5个法律顾问团队分别为市政府办公室和市国资局、市政府组成部门、炉城和榆林街道、折东片区、折西片区提供法律服务。

一网通办:进一张网办全部事。指打通不同部门的信息系统,群众只需操作一个办事系统,就能办成不同领域的事项,解决办不完的手续、盖不完的章、跑不完的路这些“关键小事”。

“清风2022”六大专项整治活动:指靶向整治“双重信仰”“新官不理旧账”“违规公务接待”“损害营商环境”“层层加码”“自由散漫”六大顽瘴痼疾,进一步激发调动全州干部队伍躬身入局、担当作为、锐意进取的积极性、主动性的活动。

“三公”经费:指单位通过财政拨款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

四化同步:指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五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建设、全面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全面从严治党。

“1+1+3”产业发展规划体系:“十四五”规划+康定市产业发展规划+第一、二、三产业发展规划。

“1+1+9”文旅产业规划体系:《康定市“十四五”文化产业旅游发展规划》+《康定市全域旅游发展发展》+《雅拉温泉旅游度假区专项规划》《雅拉波浪平滑雪场专项规划》《贡嘎西坡户外运动与观光体验区专项规划》《莲花湖景区专项规划》《康定市民宿集群与环贡嘎“野奢”露营地专项规划》《康定市温泉康养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康定市文化演艺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木格措景区专项规划》《跑马山景区专项规划》。

三带两群一环:大渡河、雅拉河、立曲河民宿带,塔公镇、新都桥镇片区民宿群及环贡嘎旅游营地。

“1+4+1”农牧产业规划体系:《康定市农牧产业发展规划》+《康定市青稞现代农业园区规划》《万亩高原有机茶园区规划》《大渡河流域高原水果现代农业园区规划》《高原牦牛乳制品产业园区规划》+《中央大厨房专项规划》。

四园区一厨房:万亩高原有机青稞园区、万亩高原有机茶园区、高原有机水果现代农业园区、高原牦牛乳制品产业园区、中央大厨房。

三个有机万亩园区:万亩高原有机青稞园区、万亩高原有机茶园区、高原有机水果现代农业园区。

“1+4+1”工业规划体系:《康定市工业产业发展规划》+《清洁能源基地建设规划》《大理石产销基地建设专项规划》《石膏产销基地建设专项规划》《小水电消纳基地建设专项规划》+《锂产业集中加工区建设规划》。

四基地一集中区:清洁能源基地、大理石产销基地、石膏产销基地、小水电消纳基地、锂产业集中加工区。

一城二副六片区:“一城”指炉城-榆林-雅拉康定历史文化名城;“二副”指摄影天堂新都桥、折东门户姑咱两大城市副中心;“六片区”指炉城、新都桥、姑咱、沙德、塔公和金汤六大片区。

四个不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过渡期内实行的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和摘帽不摘监管。

三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两个高于:脱贫人口收入增速高于当地农民收入增速,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全区农民收入增速。

五大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雨露计划:国家专门针对农村贫困人口而实施的一项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脱贫工程。

(1+X)+产业+N:由康定市国资局出资成立1家投资平台公司;再根据康定市人民政府产业分布,由该投资平台公司在其之下设立或者组建具体产业板块的产业公司;根据业务和项目需求,在产业公司之下,设立或组建若干(N)项目公司具体经营相关项目和业务。

“三医”联动:指医保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与药品流通体制改革联动。

碳达峰: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

碳中和: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两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宗教工作“三支队伍”:培养一支精通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熟悉宗教工作、善于做信教群众工作的党政干部队伍;培养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宗教界代表人士队伍;培养一支思想政治坚定、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学风优良、善于创新的宗教学研究队伍。

四对接+四调解:“四对接”指公调对接、检调对接、诉调对接、访调对接;“四调解”指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社会专业调解

两点一哨:一个前置驻防点,一个瞭望塔,一个防火检查站。

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两个责任”,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

三个务必: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

两个确立: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

康定市第三届人大第二次会议秘书处 2023年1月6日印

(共印300份)